发布时间:2018-11-24 10:28:18 来自:admin
滚动轴承是大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轴承,滚动轴承在使用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而给我们生产生活中造成不便,接下来轴承回收公司小编为大家分析下滚动轴承损坏的形式主要由哪几种?
断裂
过高的载荷会可能引起轴承零件断裂。磨削、热处理和装配不当都会引起残余应力,工作时热应力过大也会引起轴承零件断裂。装配方法、装配工艺不当,也可能会造成轴承套圈挡边和滚子倒角处掉块。材料缺陷和热处理不当,配合过盈量太大,组合设计不当,如支承面有沟槽而引起应力集中等,将形成套圈裂纹和断裂。电流腐蚀,电流通过轴承,将产生小的电火花,导致接触表面局部退火而出现小坑或黑色亮点。情况严重进将出现较大的凹坑。
保持架损坏
由于装配或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保持架发生变形,增加它与滚动体之间的摩擦,甚至会使某些滚动体卡死不能滚动,也有可能造成保持架与内外圈发生摩擦等。这一损伤会进一步使振动、噪声与发热加剧,导致轴承损坏。
疲劳剥落
在滚动进口轴承的滚道或滚动体表面,由于承受交变负荷的作用使接触面表层金属呈片状剥落,并逐步扩大而形成凹坑。若继续运转,则将形成面积剥落区域。由于安装不当或轴承座孔与轴的中心线倾斜等原因将使轴承中局部区域承受较大负荷而出现早期疲劳破坏。滚动轴承的内外滚道和滚动体表面既承受载荷又相对滚动,由于交变载荷的作用,首先在表面下一定深度处形成裂纹,继而扩展到接触表面使表层发生剥落坑,*后发展到大片剥落,这种现象就是疲劳剥落。疲劳剥落会造成运转时的冲击载荷、振动和噪声加剧。
塑性变形
当轴承受到过大的冲击载荷或静载荷时,或因热变形引起额外的载荷,或有硬度很高的异物侵入时都会在滚道表面上形成凹痕或划痕。这将使轴承在运转过程中产生剧烈的振动和噪声。而且一旦有了压痕,压痕引起的冲击载荷会进一步引起附近表面的剥落。
胶合
在润滑不良、高速重载情况下工作时,由于摩擦发热,轴承零件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很高的温度,导致表面烧伤及胶合。所谓胶合是指一个零部件表面上的金属粘附到另一个零件部件表面上的现象。
压痕
当外界硬粒物质进入轴承中,并压在滚动体与滚道之间,可使滚动表面形成压痕。此外,过大的冲击负荷也可以使接触表面产生局部塑性变形而形成凹坑。当轴承静止时,即使负荷很小,由于周围环境的振动也将在滚道上形成均匀分布的凹坑。
锈蚀
水分或酸、碱、盐类物质等侵入轴承或润滑剂选用不当将引用起轴承锈蚀,精密轴承即使轻微锈蚀也将使轴承报废。保持架损坏,滚动轴承,特别是高速轴承,由于润滑剂缺乏,使保持架与滚动体或套圈接触处产生磨损、碰撞、甚至导致保持架断裂。
磨损
当滚动轴承密封不好,使灰尘或微粒物质进入轴承,或是润滑不良,将引起接触表面较严重的擦伤或磨损,并使轴承的振动和噪声增大。轴承防尘密封圈,密封进口轴承的寿命很大程度决定于其密封性能,现常用进口轴承密封圈为折边型骨架,它一般靠手压装盖,主要缺点是:弹性强度差,装配性能不好,密封性能较差。
以上就是小编对滚动轴承损坏形式的详细介绍,希望本文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